
要使管道防腐膠帶的性能充分發揮,需從材料選型、施工控制、環境適配及后期維護等多環節進行系統管理,確保膠帶與管道基材緊密結合、形成連續完整的防腐屏障,并長期抵御外界腐蝕因素。
不同防腐膠帶的材質、結構(如基材強度、膠層類型)適應不同環境,選型錯誤會直接導致性能失效。
埋地土壤環境:優先選擇聚丙烯增強纖維膠帶或環氧煤瀝青冷纏帶,膠層宜選丁基橡膠改性瀝青。
高鹽霧/沿海環境:選用含紫外線穩定劑的聚乙烯膠帶(如3PE復合膠帶),膠層需耐氯離子滲透(鹽霧測試≥3000小時)。
高溫環境(>60℃):選擇硅橡膠改性膠層膠帶或耐高溫環氧膠帶,避免膠層軟化流淌(耐溫需≥80℃,短期可達100℃)。
根據防腐等級選型:埋地鋼質管道的腐蝕可以分為強、中、弱、無四級。在強銹蝕(大量的CO2、SiO2、H2S工業環境)條件下,管道材料銹蝕速度較快,必須采取表面隔離性防護;在中等銹蝕條件下,管道材料有一定的銹蝕,可采用簡單的表面防護;在弱銹蝕條件下,管道材料銹蝕較慢,但還需采取一些措施。普通防腐選用聚乙烯(PE)或聚丙烯(PP)防腐膠帶,適用于埋地管道、儲罐外壁等一般腐蝕環境。
強腐蝕環境:選擇環氧煤瀝青冷纏帶或粘彈體防腐膠帶,其耐化學性、抗陰極剝離性能更優,適用于化工管道、海洋平臺等場景。
表面處理:要達到除銹等級要求GB/T 8932中規定的Sa2.5級,表面錨紋深度40~70μm,要符合的表面具體要求,表面必須干燥、無塵。
溫度和濕度:涂裝時的環境溫度和相對濕度應符合產品要求,環境溫度宜在5-38℃,相對濕度不應大于85%,表面結有露水時不得涂裝。
管道防腐膠帶必須與配套底漆組合使用,底漆與膠帶要兼容;根據管徑大小選準適合的帶寬;
繞纏時要盡可能提高膠帶的貼服漲力,保持用力勻速;從管道一端向另一端螺旋纏繞,搭接處壓緊排除空氣;按照施工要求必須確保搭接足準。
彎頭、三通處采用“分層纏繞+補傷片加強”,先沿圓弧方向纏繞,每圈搭接增加至60%,再用同材質補傷片覆蓋接縫,邊緣超出100mm以上。
應根據項目設計要求,對管道防腐冷纏帶的繞纏選用防腐帶+保護帶或搭接50~55%的相應方式進行;對防腐蝕保護層分為普通級、加強級、特加強級等的厚度要求也要選準。
管道防腐膠帶性能的最優發揮需遵循“選型適配→表面達標→施工規范”的全流程控制。核心是確保膠帶與管道形成“無氣泡、無漏點、無剝離”的連續屏障,同時通過環境適配和后期維護,延緩膠帶老化和機械損傷,使其防腐壽命達到設計要求。